欢迎来到北京市西城区康乐里小学官方网站!
课程改革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学活动 > 课程改革
​康乐里小学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开放日活动
发布时间:2019-11-18   点击量:

 
  2019年10月24日,康乐里小学语文工作室和美术教研组举办了一次很有创新意义的联合研究活动。
  活动缘起:五年级美术教材中有一课是“认识抽象画”,其中后边有一个艺术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欣赏本课的抽象画作品,与同学讨论和研究抽象画作品的特点,了解它与写实画有什么不同,并写出200字的评述短文。于是,美术组老师和语文工作室教师开展了联合教研,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学科整合帮助学生在多方面的实践中提高素养。
前期研究:这次研究活动得到了校领导的大力支持。铁江虹主任多次深入美术教研组,帮助老师们出谋划策,走进语文工作室和老师们一起研讨,力图通过学科间的整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艺术与文学交融。老师们经过不断的研究、打磨,反复修改教案,最终呈现出两节研究课。
  活动伊始,主持人刘海霞老师回顾了本次活动的研究思想和备课过程,明确这次联合研究对语文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新的挑战。第一,评述在语文教材中没有专门的习作要求和相关训练。因此,这一内容不仅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有很大难度,就是语文教师也是初次接触。第二,写好评述要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借助资料了解评述的对象,二是能够主观的谈出自己的感受,观点明确、内容具体。做到这两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学生既要懂得欣赏抽象画,又要运用比较简练的语言表达出真实感受。因此,写评述是一项跨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面对这样的挑战,语文工作室的宋艳梅老师迎难而上,前期不但积极参与美术的备课研究活动,而且还认真学习评述的相关知识,了解写评述的指导方法。课前与特级教师高雅跃老师探讨如何写评述,经过不断打磨,反复修改最终呈现出两节研究课。
  美术课上,李思凡老师运用轻快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了充满想象空间的抽象画学习中。教学中,李老师引导学生观察,通过视觉感受了解到抽象画是由点、线、面、色彩等元素绘制出的新视觉画面;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渐认识到抽象画的构成不是凌乱的,而是通过不同的构建,分层排列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分享,明确在名画赏析中如何感受抽象画的风格。
 
  第二节语文课上,宋艳梅老师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作为学生写评述的第一把钥匙。使学生初步了解评述要整体介绍,再根据抽象画的某一方面说出自己的观点。在宋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懂得了书面评述要观点明确,内容具体。学生在讨论中进一步明确了评述内容要围绕美术元素和画面构图,注意运用恰当的词语进行评述。在宋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两个“锦囊”提供的信息尝试着写抽象评述。
    
  学生在评述《春如线》时写道:画面中的线条,行如流水,纵横交错,仿佛春天的柳叶,又好似好似争奇斗艳的小花。观察《哈里昆狂欢节》的一位学生写道:这幅画带给人我们的是充满动感的画面。画面中形状各异的图案就像不同性格的人物,他们用不同的舞姿展示出自己的快乐。画面中的人物无拘无束……
  新课程标准指出“以融合学科教学的方式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课程设计不应再是单纯的语文课,而是在教学内容上综合了美术、音乐等学科知识。”本次联合教研体现了认识、感知、评价的过程,学生在一次次交流、讨论中对抽象画深度感知,说出自己的主观认识,结合生活体验进行评述,正体现了认知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过程,这也正是部编版教材所提倡的。美术和语言文字自古以来就有着紧密的联系,如甲骨文中的象形字就是用图画表达汉字,很多民族的图腾也是内涵深刻的图画,而这些都表现的出语言文字与绘画的联系。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教学中用实践进一步诠释了美术学科与语文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美术老师从专业角度指导学生欣赏抽象画,语文老师结合学生对抽象画的认识,循序渐进的指导学生明白如何评述才能让别人了解抽象画,在评述中要用上哪些语言。由此,美术欣赏和语文教学的整合研究也就应运而生。在本次联合教研过程中,学生在美术课上多角度认识和理解抽象绘画作品,欣赏不同元素释放出的魅力,用身心感受抽象绘画中的节奏、韵律等各种关系带来的整体美感,以及画家所表达的情感、审美和文化内涵。在语文课上,学生运用美术术语,表达对抽象画的感受和理解,有效提高了美术欣赏与评述的能力。二者的完美结合,使文字、色彩、形象有机地结合,学生在有限的画面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美术学科和语文学科的联合教研虽然圆满结束了,但我校语文团队在多学科整合研究与实践的道路上会继续不断研究、不断探索。因为,我们相信,在这样的实践研究中,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都会从中受益。
 
 
 \

\

\

\

\

\

\

\

\

\

\

\

\

\